|
2016 世界艾滋病日宣传资料2016 世界艾滋病日宣传资料
2016年12月1日是第29个世界艾滋病日。 今年的活动主题:“携手抗艾,重在预防”。 艾滋病日的概念来源于1988年,全球卫生部大臣关于艾滋病预防计划的高峰会议上。 自1981年世界第一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现至今,短短30多年间,艾滋病在全球肆虐流行,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号召全世界人民行动起来,团结一致共同对抗艾滋病,1988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在伦敦召开了一个有100多个国家参加的 “全球预防艾滋病”部长级高级会议,会上宣布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 (World Aids Day) ;1996年1月,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在日内瓦成立;1997年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将“世界艾滋病日”更名为“世界艾滋病防治宣传运动”,使艾滋病防治宣传贯穿全年。 世界艾滋病日节日目的 第一,让人们都知道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是能够加以控制和预防的; 第二,让大家都知道,防止艾滋病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第三,通过艾滋病日的宣传,唤起人们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同情和理解,因为他们的身心已饱受疾病的折磨,况且有一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可能是被动的、无辜的; 第四,是希望大家支持各自国家制定的防治艾滋病的规划,以唤起全球人民共同行动起来支持这方面的工作。 艾滋病的几项基本常识 1、艾滋病是一种目前尚无有效治愈方法但是完全可以预防的严重传染病。 2、艾滋病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传播: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 3、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首先是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其次是正确使用避孕套。使用避孕套不仅可以避免怀孕,还可以预防性病和艾滋病。 4、预防经血液途径传染艾滋病首先是不要吸毒,特别是不能共用注射器或使用未消毒的注射器静脉注射毒品。 5、预防经血液途径传染艾滋病的另一个方面是避免使用未消毒的器械拔牙和其他侵入人体的操作,避免使用不安全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6、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避免怀孕和哺乳可以预防经母婴途径传染艾滋病。 7、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在发展成艾滋病病人以前通常可以没有任何症状的生活很多年,外表看上去完全正常,但他们能够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 8、与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一般生活工作接触是不会传染上艾滋病的,不必恐惧与艾滋病病人接触。 9、不要歧视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给予他们人道主义的关心和帮助有利于预防和控制艾滋病。 10、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艾滋病防治小常识 1、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医学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为AID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为HIV,又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侵入人体后产生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 2、什么是窗口期?窗口期能检测到艾滋病病毒抗体吗? 从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到体内产生出艾滋病病毒抗体,这一段时间称为窗口期。在窗口期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检测查不到艾滋病病毒抗体,结果呈阴性。在窗口期虽检测不到HIV抗体,但体内已有HIV,因此窗口期同样具有传染性。窗口期的长短个体有差异,一般2周到3个月。建议在窗口期之后再进行检测。 3、潜伏期有多长?潜伏期有症状吗? 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还没有出现症状的人称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从感染者到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的这段时间称为潜伏期。成人艾滋病潜伏期平均为7-10年,而幼儿的潜伏期要短得多。在潜伏期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没有任何疾病症状,从外表看与正常人一样,自己感觉良好,但仍可将病毒传播给其他人。 4、艾滋病病毒会存在人体的哪些体液中? 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人的体液中,在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浓集,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所以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为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在其他体液中,如眼泪、唾液、汗液,存在的数量很少,不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播。 5、日常生活接触会不会传播艾滋病? 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例如:握手、拥抱、咳嗽、打喷嚏;共用被褥、钱币、电话、厕所、办公和劳动用具;一起劳动、工作、用餐、游泳、洗浴;蚊虫叮咬。
保定田家炳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