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德育天地 >>德育天地 >> 优秀班主任案例展示--《激发兴趣,引导课堂》
详细内容

优秀班主任案例展示--《激发兴趣,引导课堂》

《激发兴趣,引导课堂》

                                马跃军


在铁一中工作已经十多年了,期间教过的学生也已经很多了,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区别,上一届的学生整体水平较高,成绩较好,无论从管理上还是教学上都比较轻松。可这一届学生确实让我花费了很大的力气,各方面情况却并不乐观。

高二年级分班后,我带的班级是高二年级175班,文科普通班,共有学生47人,学生成绩很差,在日常管理上存在着很大的困难,班级没有凝聚力,开学初学校制订了双严格管理规定,学生们虽不敢明目张胆的违纪,但很多人开始混日子,只要一上课,很多学生就开始趴在桌子上,摆明了一副我不想上课的样子,学习上更没有什么动力可言。面对这样的一群学生,刚开始时确实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学生之所以会有这种状态,关键在于他们对学习没有任何兴趣,如果能积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带动课堂,效果可能会有一些(不敢说一定好,只能说可能有效果),课堂效果好了,就可能会对其他管理起到积极作用,所以,我决定用本学期语文课本上的文章(小说选修)对学生进行一次试验。

我选取的文章是课本中《西游记》的片段《孙悟空大战红孩儿》,上课之初,我先问学生们看过西游记没有,小时候看西游记的时候最想变成谁。这种问题一出来,顿时教室里面开始议论纷纷,就连平时的睡神们也起来参与讨论。等他们讨论的声音小点儿了,我又把西游记中比较有意思的话写在了黑板上,像“好似来了个属螃蟹的,骨在外,肉在里”,问学生,知道这是谁吗?好多学生都能回答出来是孙悟空,接着我又问,孙悟空长什么模样啊?这些问题一出来,“教室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孔乙己》)。

等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以后,我顺势提出来这节课的中心问题:“为什么大闹天宫时十万天兵天将都无法捉拿住的齐天大圣,在取经路上随便一个小妖精就能难住他呢?”这下学生们有点儿答不出来了,我提示他们,齐天大圣和取经路上的孙悟空有什么不一样的吗?好多学生这时候想起来了,大闹天宫是的孙猴子头上是没有金箍的。为什么带上了金箍的猴子不如以前的悟空厉害啊?这个金箍到底是什么?

等学生讨论一阵儿以后,我才告诉他们答案,金箍是一种约束,戴上金箍,意味着自己的言行要收到约束,不能像以前一样乱来了。金箍的存在,使得孙悟空逐渐改掉了自己身上的毛病,他变的努力,有责任心,始终保护着唐僧,最终成功了。我们大家也应该是一样的,学校的规章制度就相当于我们头上的“金箍”,有了他,我们可以逐渐的改变自身存在的问题,让我们变得有责任心,让我们的未来变得更美好。

经过了前面的这些铺垫,在剩下的课上时间,所有的学生都听的非常认真,这也是我这个学期以来上的最好的一节课。这次课后,学生们的状态开始发生变化,有一部分学生上课时开始认真听课了,也能按时完成作业了,要想所有学生都达到这种状态,任务依然艰巨。

通过这次上课,我有一些感触,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往往是和班级的管理关系密切,在上课的时候选取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作为导入,能够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在选取话题的时候,应该注意的是,话题要和文章相关,最好能够想出一些比较新颖的来,例如,我在讲《水浒传》的时候先说的是今天要学习一个非常可爱的人物——李逵,给学生造成一种匪夷所思的感觉,这样才能吸引他们的兴趣(虽然我不知道他们的兴趣能保持多久,但我认为总好过没有),其次,我觉得,我们选取的话题要和平时的德育教育相关,争取在潜移默化中将德育工作进行。


电话直呼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暂无内容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seo seo